学会新闻
成都薛涛研究会 召开“唐风诗韵”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20-09-23

9月19日上午,为弘扬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四川历史名人薛涛对唐代诗歌文化的贡献与价值,成都薛涛研究会在成都市望江楼公园枕流雅筑召开“唐风诗韵”学术沙龙。


会场照片——主题发言人发言


此次沙龙由学会秘书长汪辉秀主持,学会副会长、望江楼公园王晓书记,四川省林业和草局宣传中心记者、薛涛诗歌爱好者马睿,成都市社科联规评办杨庆元,学会副秘书长、诗人、人文地理作家、四川省作协会员周渝霞,西南石油大学讲师罗伟,学会理事龙云,学会秘书处秘书、西蜀洪度书院院长吴明丽及西蜀洪度书院学生等20人身着唐制汉服参加了此次沙龙活动。
此次沙龙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薛涛诗表演唱;第二阶段为主题发言;第三阶段为自由发言和自由讨论。第一阶段,由西蜀洪度书院学生配舞吟唱薛涛诗《鸳鸯草》《棠梨花和李太尉》《 酬人雨后玩竹》和会员吴明丽作品《叹薛涛》。第二阶段,由汪辉秀和吴明丽先后做主题发言。汪辉秀表示,唐诗具有很强的音乐性,都是可以唱的。西蜀洪度书院的同学们之前表演的薛涛诗吟唱就是清歌,或称徒歌。另外,唐诗在体式上分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种。薛涛诗大都是近体诗,但也有古体诗。薛涛的诗作没有完全遵守格律,并不能说明她的诗歌水平不高,反而显示出薛涛作诗的另一个特点:以情致为本。如果采用格律严格的近体诗不能完美表达自己的情感,薛涛就毫不犹豫的选择古体诗来抒情写意。这也反应了唐诗的另一个特点:以情致见长,丰神情蕴,更重情感的率直抒发,较宋诗更加丰腴。此外,薛涛诗用典颇丰,富有极强的语言张力,典故的运用使诗歌意蕴丰富,诱发联想,如《酬人雨后玩竹》中的“晋贤”“舜妃”、《赠远》中“锦字”等等。吴明丽则举例说明历代文人对薛涛诗的评价都颇高,并分析了薛涛与唐代其他女诗人在诗歌题材、人生经历、诗歌类型、诗歌风格、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异同。她认为,相较于其他唐代女诗人的诗作,薛涛诗有三个突出的特点:第一,频用对偶,极具音韵之美。其他人的对偶一般用于律诗,而薛涛在绝句中也大量使用对偶。如《送卢员外》中“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等。第二,大量使用叠字,薛涛诗中,有1/3以上的诗歌用了叠字。如“两两鸳鸯小”“佳期尤渺渺”“衣裳色泽总熏熏”“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等句。第三,薛涛在一首诗中大胆重复用字,如《春望词》。对偶、叠字和重复用字都使诗歌听起来更有音韵感,便于吟唱、记诵和倾听。薛涛诗把音乐美发挥到了极致。自由发言阶段,周渝霞表示,薛涛诗跨越千年依然能打动我们,是因为薛涛有独立自主之精神、爱国爱民之情怀、创新创造之能力,我们在研究和宣传薛涛时应充分挖掘和展现薛涛精神。今后应加大对薛涛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杨庆元表示,社科院曾做过有关薛涛的调研,结果显示:超过20%的成都市民和超过30%的游客不知道薛涛是谁。薛涛文化宣传的任务还非常艰巨。王晓书记表示,西蜀洪度书院同学们的精彩吟唱让与会者看到了薛涛文化的传承希望,昭示着薛涛文化宣传的美好未来,今后公园也会加大在薛涛文化宣传和竹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力度。



全体与会者枕流雅筑留影

沙龙结束后,全体与会者还盛装来到薛涛纪念地——望江楼公园文物区怀古,凭吊怀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